能断金刚3

第四章 万物的潜能

理论过后,我们要来实际操作了。你想要事业兴旺、生活美满, 但同时你的直觉明确地告诉你,没有精神内涵的生活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你想既能成为百万富翁,又能够冥想。

事实上,要想在事业上获得真正的成功,你就必须拥有精神生 活带给你的深刻见解——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我们在这个章节里要讲述的是万物的潜能,在佛学里被称作“空性”。但你先别急着猜想“空性”是什么,也不要被这个奇怪的名字所困扰。这个词的 意思与其字面意义完全不同;它是通向任何成功的秘密。

我们从佛陀与弟子须菩提的一段令人惊讶的对话来开始讲解 “空性”的意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鸠摩罗什译)

年纪较轻的和尚须菩提极其恭敬地对佛陀说:“世尊,这个教法的名字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去理解它?”

世尊如此回答:“须菩提,这个教法名叫‘大智度’ (般若波罗蜜多),你应当这样去理解它。

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因为如来所教的大智度是不可能存在的大智度。

所以,我们才能将其称作‘大智度’。

须菩提,告诉我,你认为如来传授过教法吗?”

须菩提恭敬地回答:“世尊,如来没有教过任何法。如 来不可能传授任何教法。”(译自原著之英文)

这些话似乎使《金刚经》成了佛教里又一部“故弄玄虚”的经文——不幸的是,佛教在我们的文化里有着“故弄玄虚”的名声。但事实却截然相反。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佛陀为什么说这样的  话;然后我们再来想想如何才能将这些话运用到我们的事业当中。 我们真的可以运用这些道理;这里的话中蕴含着让我们获得全面成功的真正秘密。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佛陀和须菩提之间的对话——

须菩提:“我们如何称呼这本书呢?”

佛陀:“就叫它《大智度》吧。”

须菩提:“我们如何来理解这本书呢?”

佛陀:“把它理解为大智度(完美的智慧)。这是因为,我所写的 大智度是永远都不可能存在的大智度——正因为如此,我决定将此书命名为《大智度》。”

“对了,须菩提,你是不是认为这本书是一本书呢?”

须菩提:“完全没有。我们知道您从不写书。”

这里的主旨,也就是理解万物所隐藏的潜能的关键,就是这句 话:“你可以称这本书为一本书,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本书,正是 因为它从来就不可能是一本书。”这句话有着很具体的含义;不是什么故弄玄虚的话。它所蕴含的是你获得成功的事业和生活所需的一切知识。

我们举一个商业中经常遇到的例子来说明这个潜能的理念。 这是一个房地产方面的例子。

安鼎刚起步时,我们在帝国大厦附近的一家珠宝公司的较大 办公区域里租了一两间办公室。老板欧弗和阿雅坐在一间小房间里;隔壁稍大的一个办公室隔间里,吴迪(钻石检验员)、亚历克斯 (珠宝设计人)、雪莉(电脑操作员)和我围坐在一张较大的桌子边。桌子的一边是钻石检验区,一角是电脑记账区,另一角是我的电话区,我到处打听城里珠宝大买家的秘书的名字,试图通过他们联系上真正的决策者。

我们的整个产品线约有十五枚戒指。我们做了一张宣传单,上 面有这些戒指的图片;欧弗和阿雅常拿着这张传单到处给客户看。 为他们工作很有意思:他们对美国的生意经一窍不通,不知道哪些 事情是“根本行不通的”(其实是行得通的),也不知道哪些事情是 不允许的(比如穿着达拉斯牛仔队的足球衫去会见全世界最大的百货商店之一的高级主管),于是他们也就更有创意。

欧弗会问我们关于美国的奇异的问题,例如:“日历上说明天 是土拨鼠节,这是全国法定假日吗?你们是不是应该休假?我们是不是要付你们工资?”有时我们会告诉他,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美 国节日。

我们常常工作到深夜,但欧弗和阿雅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在 晚上十一点之前下班回家。我来往寺院的单程时间就要将近两个小时;凌晨一点我才能回到寺院,六点就又要起床往城里赶。

我们的钻石和其他珠宝来自以色列的工厂,我们将其直接送到客户手里;别人可能以为我们有自己的生产设备,但其实我们是跑到第五大道和第四十七街交汇处的布林克保安押运公司,将   

从特拉维夫来的珠宝盒上的标签通通撕掉,换上我们自己某位客户名字的标签,然后走到楼上客户的办公室将货物送达。

我记得有一次惊险的状况:我要把一个珠宝盒里的货物分给两位客户;我定睛一看,盒子里装着一大堆铜色的钻戒。我拿着这批货跑回到第三十街的办公室, 一下子引发了好几通打到中东的怒气冲天的电话。14K金有多种不同的做法,在金子里面,24K是最纯的金,但用作珠宝太软,不能佩戴。于是我们会在金子里掺入其 他金属,使其更坚硬。

如果合金里有四分之一是其他金属,那么这个戒指就是18K  金戒指,以此类推,我们国家法定的金首饰纯度有18K、14K和  10K。合金里掺入的金属成分决定了戒指最终的颜色:如果加入镍,金戒指就成亮黄色;如果加入铜,金戒指就带有锃亮的红色;如果加入混合金属,那么颜色也会不同。美国的消费者喜欢中等至较亮的金黄色;亚洲人通常喜欢较深的金色;许多欧洲人则偏爱近乎铜色的颜色。我们收到的这批戒指被错误地做成了欧洲人喜欢的颜色。

我们整班人马(也就三四个人)一起冲到市中心的某家做电镀的“血汗工厂”,试图说服老板为我们加急在戒指上电镀一层昂贵的黄金,覆盖现有的红金色。我和这些未来的千万富翁围坐在工作台旁,欧弗和阿雅用希伯来语互相嚷嚷着做工的要求;十五名波多黎各的女孩子操着西班牙语也在大声嚷嚷;没有人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在金子上镀金。但不一会儿,我们大家都肩并肩地坐着,俯身在这些钻戒上方,用特殊的化学涂料将戒指上不需要镀金的部分保护起来。在公司开创初期类似这样的经历,是我心中珍藏至今的宝贵记忆。

后来,我们冒着风险,开设了自己的工厂。这个工厂和那家“血汗工厂”格局差不多:它是曼哈顿某条街上的一间房子,毛坯水泥地上竖着庞大的铁栅栏,而且我们第一次有了真正的保险库。我们  在这里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离开老办公室的那天晚上,我们大家在地上爬着,将地毯掀起来,到处搜寻我们在过去几个月里掉落在地上的钻石碎片——我们竟然捡到了几百个碎片!在新的工厂里,有位员工曾不小心被反锁在保险库里,整个晚上都没出来,她的丈夫还以为我们通宵工作呢。我穿着我仅有的一套羊毛西装,在纽约炎热的夏天汗流浃背——我的上师坚持要我注意形象,规定我必须每天穿西装,不可以脱下外套,也不可以解开领带。

过了大约六个月,我们又要考虑搬迁工厂了。我们是不是要冒 险搬到钻石区呢?如果我们租了大场地,但是订单却减少了,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反之,如果我们租了个小场地,但却接到大笔订单,我们又如何按时交货呢?

于是我们做了个折中的决定:我们在钻石区外围的一栋老楼里面租了半层小楼面,这样一来,我们既租到了较大的场地,也降低了租金。我一人坐在“钻石部门”的办公室里(其实只是一间小房 间);有时我也会在“系统部门”兼职(这个部门在一间很小的房间里,并且还兼做休息室);有时我还会到保险库里去做事,保险库极小,只能容下两个人,有点像放在棺材里的木乃伊。厂房较大,却只有一位磨光师傅孤零零地坐在角落。

在差不多一年之内,我们的销售额翻了一番,并且在今后的十年里几乎每年都翻一番。于是,我们不大的场地成了我们公司成长 的阻碍。我们基本上是“摩肩接踵”地工作;公司里流传着一个笑 话:每拿一万美元的薪水,你就得到1英寸宽的办公空间;所以我那时候有15英寸宽的办公空间。出于安全原因,我们不可以带原钻供应商进入办公区域,于是我们的交易都是站在门厅(也叫“安检区”)和休息室之间完成的。这样可以避免其他钻石商听到我们的报价。交易的场景是这样的:你站在又小又暗的门厅里,手里攒着一张小纸片,里面包着几千粒很小的钻石;你的声音既要盖过身后厂房传来的噪音,又不能让其他供应商听到。这些供应商和你正在谈判的对象一样,正计算着不同钻石级别的复合采购总量、利率 以及滑动付款方式。这样的交易谈判常常给我感觉像是两位剑客在壁橱里决斗。

“安检区”是钻石工厂特有的一个区域:来访者按了门铃,进入大门之后,大门关闭,来访者会由摄像机检查,或隔着防弹玻璃由保安检查;之后第二道门打开,来访者才真正进入公司的经营场所。有一套电机设备会防止两道门同时打开;有时这会造成尴尬的局面:比如晚上最后离开公司的人已经通过了内门,可是却忘了带外门的钥匙!

就在我们的场地不够用时,我们顺理成章地租下了楼层的另 一半。后来这个楼层的员工又只有每人20英寸宽的办公空间了,于是我们又租了一层楼面,并用楼梯把两层楼面连起来。第二层楼面的员工又到了每人20英寸宽的局面,于是我们就再租了一个楼面——可是这个楼面和现有的楼面之间隔着两层楼。

待到我们再次需要扩展的时候,这栋楼里已经没有空楼层了。 我们去看了隔壁较低的大楼,也没找到空楼层。于是我们租下了离我们两栋楼远的一幢楼房里的一层楼面。我们要了较高的一个楼层,可以直接从我们现有的楼面把网线从空中非法接过去,把我们 的电脑都联网起来。这有点像纽约布鲁克林住宅区楼房之间挂着的用来晾晒衣服的线——只不过我们是在曼哈顿市中心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大楼之间连线。

这时,我们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为了配合两幢楼里分捡室  的工作,我们得在大街上提着大包的钻石或其他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紫晶石等等)往来于两个办公楼之间。这样做很危险,而且随着钻石区扩展至我们所在的区域,我们的租金也不断上涨。这时我们的公司已经拥有每年成百上千万美元的销售额,并且有约一百名员工;因此,我们必须为公司找个合适的地方。于是我们又回到了房地产的问题,以及事物所隐藏的潜能。


已发布

分类

作者: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